編者按:扈佩華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師大附中高中,高三時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西安兵器工業(yè)5228廠黨委書記兼廠長。
故事的前言
三年前我就認識扈佩華了,那時,她還是新疆燎原機器廠的黨委副書記;三年來,我們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
今年4月,扈書記到北京來出差。給我留了一個電話和地址,告訴我她已在去年10月調(diào)離新疆了,目前在西安朝陽儀器廠當黨委書記兼廠長。
說實在的,我對她的調(diào)動感到非常吃驚!我知道,二十幾年前,扈佩華在西北軍事電訊工程學(xué)院畢業(yè)時,是全系第一個響應(yīng)黨的“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的號召,自愿來到新疆天山的偏僻山溝里,搶建軍工廠的。這些年來,不管環(huán)境怎么變化,她總是以黨的事業(yè)和工廠的前途為重,絕少考慮個人的得失。就說這三年來,她還一直在為工廠的方向問題四處奔波……
扈書記看出了我的疑惑,她說,從新疆調(diào)到內(nèi)地,這事如果放在別人身上,也許會很高興;可她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到新疆以后,她親身經(jīng)歷了那一段最美好的時光,對新疆已經(jīng)有了很深的感情;而且,工廠的發(fā)展方向問題這些年都是由她牽頭跑,這件事沒個眉目,她走到哪里也是塊心病,感到辜負了群眾的信賴……
可是,組織上調(diào)她的決心也很大,因為西安朝陽儀器廠急需得力的干部。這個廠貸款和欠債累計已高達3000多萬元,職工人均欠債1.5萬元,按流動資金天數(shù)來考核,成了中國兵器工業(yè)總公司企業(yè)中倒數(shù)第一名,全部流動資金周轉(zhuǎn)天數(shù)長達4000多天,相當于12年時間!企業(yè)多年虧損,管理混亂,職工情緒低落,工資和福利只得靠貸款來勉強維持。
在這樣的情況下,扈佩華也不好再推辭了。談到這里,我又不禁為她感到擔心了一一她用什么辦法才能使這個廠振興起來呢?臨別的時候,扈書記邀我到這個廠去看看,沒想到,僅過一個月之后,我便到了西安,于是采集到了以下幾個有關(guān)扈佩華的故事來……
曹益三講的故事
到西安朝陽儀器廠的第二天,正好趕上廠休日。閑來無事,便和招待所門衛(wèi)值班的老師傅交談起來。這位老同志姓曹,名益三。他跟我講起了扈書記的故事:
“廠長也住在這個招待所里。當初廠里給她分了兩間房,她說她愛人在另外一個廠已有住處,給她兩間太寬敞了,堅持住在招待所一間小房子里。她既當書記又當廠長,工作很忙,常常是小半夜才回來。每次都是我給她開門。記得最晚的一次是1點41分。后來,干脆就給她配了一套鑰匙。
“去年12月初的一個廠休日,天正下著小雪,廠長推著一輛自行車出來。我隨便問了一句:這會兒到哪兒去呀?廠長說,天冷了,回家取趟棉鞋。
“我一聽就楞住了,要知道,廠伏的家離廠里有15公里的路啊!騎車的話,即使是小伙子也得一個小時,可她……
“我就對她說,廠長,你怎么不要個車???廠里又不是沒有小車?!可是廠長說了句‘算啦吧’就騎上車走了。直到3個小時后,才喘著氣回來了。.
“這樣的領(lǐng)導(dǎo)真是難得!為了黨,為了工廠的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為民謀福利,為黨盡忠,真是一個好干部!”
顏培山講的故事
顏培山是這個廠的經(jīng)營銷售處處長,山東人,性格直爽,見到我,便一氣講了兩個故事:
“去年12月中旬一天的上午,在通往八車間的路上。一名女職工正推著一輛三輪車,往車間送一大桶開水,趕上一段上坡路時,忽然有一雙手來幫她推,上到坡頂,女工松下勁來,回頭一看,幫她推車的人已經(jīng)往回走了。她非常奇怪,因為并不認識這個人。周圍的人告訴她:這就是新來的廠長。
“聽到這話,這位女職工頓時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了”
“令我佩服的不僅僅是這件事”,顏培山接著又講了一個故事:
“我們廠多年來有個壞習(xí)慣,在工廠干活不僅得保全工資,還要保獎金。也就是說,即使不上班,也得拿全額工資,干一小時活,就得拿一小時的獎金。
“這實在是一個不合理的制度!可是真正要打破這個‘大鍋飯’時,又得下很大決心……
“今年2月底,全廠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扈廠長提出的《1991年經(jīng)營責任制實施辦法》,這個方法的核心就是要打破大鍋飯——工人干滿208個工時之后,才能保全工資,超過額定工時,才有獎金;干不滿工時,就扣工資。
“這是一項觸及每個人的大改革。扈廠長多次強調(diào)說,工廠不走出這一步:就沒有希望,改革的決心,下定了!
“那天,職代會討論得異常激烈,最后的投票結(jié)果是,全廠148名代表,77票贊成,僅以微弱過半的多數(shù)通過!
現(xiàn)在的事實證明,扈廠長的決心是對的,這個方案調(diào)動了職工的積極性,也給廠里的發(fā)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可當時的情況,真是呀!如果不是扈廠長決心下得大的話,也許這個廠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了?!?/span>
呂曉東講完這個故事后,眼圈都紅了……
廠辦秘書呂曉東跟我講起這么一件事:
“今年的4月19日,扈廠長從北京出差回來,我去接她。當車子經(jīng)過廠長的家門口時,我說:廠長,還是回家看看女兒吧,從春節(jié)以后您就沒有見過您女兒了!
“扈廠長說,女兒上的那個子弟學(xué)校休禮拜五,今天不會在家的。但是,那次扈廠長還是同意順便回家看看,因為她的公公前不久因為手術(shù)失敗而造成雙目失明……
“當廠長走進家門時,突然發(fā)現(xiàn)她的女兒正在家里做作業(yè)——那天她女兒的學(xué)校正好倒休。女兒一見到媽媽,猛的一下,都傻了,緊接著就‘啊’的一聲,抱著扈廠長的脖子就哭,死活也不放……
“當時,我和廠里的劉總,還有司機荊師傅,都不忍心看下去了,劉總走上前去,對她的老公公說:
‘扈廠長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兒媳如嘛……’可是他的話還沒說完,自己就哽咽住了。
講到這里,小呂的眼圈都紅了,過了一會兒,他又接著說:
“十幾分鐘后,扈廠長又坐車回到廠里,當晚便召開會議,討論產(chǎn)品問題。
“對于這件事,扈廠長后來幾次都說過,她不是一個好媳婦,不是一個好妻子,也不是一個好母親……
記者講的故事
臨走的時候,老顏、小呂等同志都要為我送行。他們知道我在幾年前就認識扈廠長了,所以也很想借機了解一些扈廠長在新疆的情況。推辭不過,在與他們話別的晚上,我也講了一個故事:
“去年10月,上級要調(diào)扈書記到西安工作的消息在新疆燎原廠傳開之后,燎原廠的職工都震驚了!他們既不愿拉她的后腿,又從心底里舍不得她走。于是,扈書記在廠交接工作的一周里,每天的吃飯都讓大家爭叫排滿了。一些男子漢端起酒杯來就淚流滿面,一些女同志抱住她就抽泣不已,還有些職工硬是給她送來紀念品,并反復(fù)問她送什么東西最實用……
“扈書記以前從不到職工家吃飯,也從不收禮物,但是,這一次她破例了。
“工廠的職工孫月洲動情地對扈書記說:‘一個領(lǐng)導(dǎo)干部不用多,即使只有一件不像樣的事,就會影響他一生的形象,而你卻半件也沒有…?!?/span>
“另一名職工馮儒岱用一句話與扈書記告別:在退休之前,我一定要加入共產(chǎn)黨!”
當我講完這些時,在座的人都沉浸在肅穆之中,這時,我忽然感到有一種力量籠罩著我們,這就是無私的精神,黨的精神。
(摘自1991年6月27日《中國機電報》,記者何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