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一群特殊的“學生”——1955級初中及1958級高中70余位校友,與昔日的同學、恩師相聚在附中,共敘跨越七十年的師生情誼。校門口,教師與學生志愿者們以真摯的笑容和貼心的照顧迎接老學長們。一聲聲“歡迎回家”,讓整個校園沉浸在溫馨與感動之中。
我校王莉萍校長、許建勇書記、況莉副書記、張明瑤主任參加了此次聚會。王莉萍校長做附中五年發(fā)展情況匯報,從課程建設、教師育人能力、教育教學成果、未來發(fā)展機遇等方面向校友們詳細介紹了附中近年來取得的進展與成果。她特別提到,母校今日的蓬勃發(fā)展,離不開一代代校友的關(guān)心與支持,并代表全校師生向各位校友重返母校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七十年青春交響曲
在聚會正式開始前,老校友們激動地相互握手、擁抱,有人輕拍對方肩膀端詳彼此的變化,有人興奮地喚著對方學生時代的昵稱,有人鄭重地為對方佩戴上附中?;铡聊簧暇木庉嫷募o念影像一幀幀掠過,時光的河流仿佛逆流七十年?!案街袣g樂時光”里躍動的少年身影,“母校,我們回來了”中那一聲聲深情的呼喚,“老師,敬你愛你”里道不盡的師恩難忘,“永遠的發(fā)小情”中歷久彌堅的同窗情誼,以及“校園新景”中煥然一新的今日母校——五個篇章宛如一部深情的五重奏,交織出一曲跨越半個多世紀的青春交響。老校友們或凝神注視屏幕,或執(zhí)手回憶過往,仿佛一瞬間重返那個意氣風發(fā)的青蔥年代。
師生情:三尺講臺一生緣
隨著張軸材、楊元惺校友宣布聚會正式開始,老學長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講臺,仿佛重啟了七十年前那個熟悉的“上課”儀式。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師大附中原教導主任顧明遠先生緩步上臺,已九十六歲高齡的他聲音依然洪亮,一句“同學們好”,仿佛又將學長們帶回到當年的課堂。顧老師還帶來了《我所認識的大先生》《教師的五項修煉》等書以及兩副親筆書寫的對聯(lián),贈送給在場校友和母校?!柏暙I祖國耀附中,同窗七秩情誼深”的對聯(lián),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師生情誼的珍視;“百年育人遍神州,守正創(chuàng)新育新人”的對聯(lián),一筆一劃皆凝聚著他對附中教育事業(yè)的殷切期望,期待母校在守正中不斷創(chuàng)新,培育更多時代新人。
音樂教師、英語高級教師舒賦璋老師雖已白發(fā)蒼蒼,卻依然能清晰地叫出許多學生的名字,每一句呼喚都引來會心的微笑?!笆胬蠋熑匀凰悸坊钴S,記憶力驚人,談吐流暢,可以說是‘功底深厚,一專多能’,用音樂啟蒙我們,美妙的童聲歌曲一直保留在我們的記憶中?!睆堓S材校友回憶道;原團委書記韓文宗學長也深情回憶起與同學們共度的歲月,言語間滿是對同學們成長歷程的欣慰與感慨。
最令人動容的是,九十多歲的紀強老師得知學生們歸來,特意讓家人護送來到現(xiàn)場。當老先生緩緩出現(xiàn)在門口時,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在一起,許多校友眼含熱淚,激動地迎上前去。
除了到場的幾位老師,聚會主持人張軸材校友還通過大屏幕播放了王耀宗老師、都鐘秀老師、王樹聲老師特意為此次活動錄制的視頻祝福。老師們雖未能親臨,卻通過鏡頭傳遞出殷切的囑托與不變的師恩,令在場校友無不動容。
同窗情:歲月不改少年心
令人難忘的不僅是師生情,老學長們之間長達70年的同窗情也格外動人。朱小渝、符晉瑜等未能到場的校友發(fā)來了情深意切的書面祝福,字里行間滿載對母校和同窗的思念與祝愿。聚會現(xiàn)場,譚心謙、楊元惺等校友相繼發(fā)言。他們或追憶青蔥歲月中的趣事,或分享離開母校后的人生歷程,娓娓道來中盡顯對附中歲月的珍視與感激?!拔耶斈陰ьI(lǐng)師大附中女子籃球隊奪得了冠軍!”體育特級教師李俊文走到臺前,不用話筒也依舊洪亮的聲音響徹會場,一下子使現(xiàn)場氣氛熱烈了起來,仿佛將大家又一次帶回到了那個純真熱血的少年時代。
附中情:書香傳薪火 情深饋母校
贈書環(huán)節(jié)將整場活動的氣氛推向高潮。一份份蘊含著智慧與深情的贈禮被鄭重遞出——楊元惺校友的攝影作品集《惺影》、韓吉辰校友的《四大名著與京畿文化》、范貽光校友的《盧溝橋石獅斷代研究》等書、張軸材校友編纂的《中日韓常用漢字對比分析》等書。這些著作,不僅是校友們數(shù)十年學術(shù)耕耘與人生體悟的結(jié)晶,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回饋,承載著他們對母校的感恩與牽掛。
聚會尾聲,全體校友與師生志愿者留下了一張溫馨的大合影。他們之中,有在國防科技領(lǐng)域默默奉獻的科研先鋒,有在教育園地辛勤耕耘的學術(shù)中堅,有在生命戰(zhàn)線救死扶傷的醫(yī)學專家,還有在文藝天地執(zhí)著追求的文化使者,更有十余位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校友。張軸材校友說,“通過這次聚會,老校友們相互深入交流,發(fā)現(xiàn)了更多彼此在各行各業(yè)鮮為人知的重要貢獻”。但在此刻,他們都回歸到同一個溫暖的身份——"附中人"。當"我們愛師大附中"的呼喊聲響起,這句跨越了七十載光陰的深情告白,依然如少年時代般真摯熱烈,道盡了他們永不改變的赤子之心。
附中給予我們的,遠不止知識,更是一種深植于血脈、足以跨越時間的精神紐帶。這份由青春鑄就、用一生守護的情誼,必將如不滅的火種,照亮所有附中人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