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建校120周年。12月15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召開黨史學習教育暨“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培養(yǎng)時代新人”學校辦學精神座談交流會。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偉、部分校友后人、校友代表、專家代表、培訓與基礎教育管理處負責同志及附中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和教師代表出席會議。
程建平指出,北京師范大學是“紅色師范”,北京師大附中亦是底色純正的“紅色附?!保诟街幸话俣臧l(fā)展歷程中,培養(yǎng)了革命先烈趙世炎、“導彈之父”錢學森等一大批“紅色榜樣”。作為中國第一所公立中學,師大附中要把“立德樹人”扛鼎于肩,繼續(xù)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教材講授好。程建平強調,作為北師大的附校,第一,要突出實驗引領,在學科建設、課程改革、教師發(fā)展、“五育并舉”和素質教育等方面不斷總結經(jīng)驗,加強與大學的協(xié)作共建,探索與大學的貫通培養(yǎng);第二,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選拔培養(yǎng)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打造政治素質過硬、學科知識扎實、教育情懷深厚的高素質復合型教師;第三,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shù)、唯升學的頑瘴痼疾,深入挖掘全人格教育內涵,在推進“三全育人”基礎上繼續(xù)做到育人全覆蓋,正確認識“雙減”對于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意義,不折不扣嚴格落實。
丁大偉表示,在推進高端多元化特色發(fā)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發(fā)展素質教育方面,師大附中始終站在基礎教育改革前列,于202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校。多年來,師大附中積極參加北京市和西城區(qū)的教育改革,承擔多項優(yōu)質教育資源擴大和輻射項目,為促進首都教育優(yōu)質均衡和雄安新區(qū)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校友后人代表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先生表示,師大附中是錢學森的母校,附中有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認真負責的教師,錢學森在這里接受了當時中國最為優(yōu)秀的教育,為未來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趙世炎烈士孫輩趙新炎先生回顧了祖輩在附中學習以及走上革命道路的成長歷程,指出趙世炎在附中接受的系統(tǒng)教育,在革命精神、理想信念、學習品質等方面對他短暫而光榮的一生有巨大影響。
校友代表、北師大資深教授黃會林先生深情回憶了在附中的求學經(jīng)歷,她祝愿附中永葆青春,繼續(xù)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yǎng)有知識、有思想、有志向、有擔當?shù)膶W生。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張熇校友談到,附中活動豐富、教師愛生、因材施教,培育了自己勇于攻堅的品格。
北京醫(yī)院李靖校友分享了2020年赴武漢一線抗疫的經(jīng)歷,認為附中始終把對學生素質和品格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
北京大學學生王祎潔校友談到附中對自己的培養(yǎng)——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家國情懷。
教師代表、語文組張鵬老師從課程育人和活動育人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對人才培養(yǎng)的思考;歷史組丁昊老師介紹了自己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具體案例。
特邀專家、原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主任鐘作慈校友談及附中在新時代賦予全人格教育新的內涵,肯定了附中在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上的貢獻。
北京師大附中校長王莉萍表示,教師要努力提升思想認識水平和學科實踐能力,讓學生成長為飽滿的自己和更優(yōu)秀的自己。附中理論學習中心組表示,附中將基于“雙新”示范校建設契機,力爭成為新時代標桿。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培養(yǎng)時代新人。
座談會由北京師大附中黨委書記許建勇主持。
會前,與會人員參觀錢學森紀念展和趙世炎紀念展。
本次座談會立足附中新的時代起點,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附中辦學精神相結合,回顧了附中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取得的成果。今后,北京師大附中將賡續(xù)百年初心,擔當教育使命,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育人能力,為培養(yǎng)堅定不移的愛國者,科學真理的追求者,幸福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民族復興的擔當者做出新的貢獻!